长篇小说大秦第一狂帝
  • 长篇小说大秦第一狂帝
  • 分类:现代都市
  • 作者:冷夜
  • 更新:2024-02-18 09:55:00
  • 最新章节:第10章
继续看书
很多网友对小说《大秦第一狂帝》非常感兴趣,作者“冷夜”侧重讲述了主人公董媚儿李晋身边发生的故事,概述为:一切小心,安全为上。”董山川点点头,头也不回地离开。站在武英殿外空旷的广场上,董媚儿无比复杂。她愿意被董疏机驱使,为的就是能让自己父亲有个好仕途,能施展胸中报复,但现在,皇上已经为她实现了这一步。那她还要为董疏机做那大逆不道之事吗?可是不做的话,董疏机随时能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,甚至连父亲,都不能幸免。无......

《长篇小说大秦第一狂帝》精彩片段

那声音,让董媚儿瞬间便红透了脸。

正是已经尝到了个中滋味,董媚儿才能清晰地感知到此刻在殿内的人正承受着什么东西。

此刻,一股不知道是酸涩还是嫉妒或者委屈的复杂心思涌上心头。

皇上正在与另一个女人在殿内做那事,而自己,却只能在外面偷听。

羞耻和嫉妒两种情绪交缠不朽,让她的双脚如同被钉子钉在了原地。

“这就不行了么?”

“是朕今夜太厉害,还是这武英殿让你感觉更加刺激?

总觉得今夜的你,与前次比敏感了许多。”

李晋的声音,董媚儿不可能认错。

那熟悉的语调和调笑,正是皇上在床榻上欺负自己时惯用的。

紧接着,那娇柔的声音继续传来。

“皇上,臣女真的不行了,饶了臣女吧...呀...皇上,这般姿势,不可以...太羞耻了...啊...”董媚儿手指头纠缠在衣服上,指节发白。

不仅是高丽公主的求饶声,还有做那事时特有的撞击声,以及来自于皇上粗重的喘息声...声声入耳,董媚儿甚至能想象得到,对她来说并不陌生的武英殿内此刻正是怎样荒唐的景象。

董媚儿不敢再听下去,慌忙后退。

等她脚步匆匆地出了武英殿外,见到父亲还站在不远处,便咬着嘴唇迎了上去。

“爹爹,你有事就说吧。”

董媚儿心不在焉地说道。

董山川一拱手,说道:“瑾妃娘娘,臣明日一早,便要去辽东赴任。”

即便是亲生父女之间,依旧有尊卑。

此时的董山川已经不能直呼董媚儿的名字,要叫一声娘娘。

董媚儿闻言一愣,道:“辽东?

爹爹不是在江浙吗?”

“皇上已经升了臣的官职,明日去辽东担任指挥使司的指挥使一职,统领辽东军事,并且挂帅征讨在高丽作乱的倭寇。”

听着父亲的话,董媚儿惊喜之余又恍然大悟。

“难怪,皇上便是因为高丽公主,才答应出兵的么...”董山川听出味来,摇头严肃道:“皇上乃明君,必然不可能因为女色而出兵,事实上,皇上不但要求高丽承担一切兵马粮草,还要到了五倍岁供,这等功绩,于江山社稷都是大好事。”

“明君...”董媚儿苦笑一声,这满朝文武,恐怕只有自己父亲才会认为皇上是明君。

“既然爹爹得了皇上信任,那么就好好为皇上效力。”

董媚儿复杂地说道。

董山川看着董媚儿,沉声说道:“臣知道娘娘当初是为什么才入的首辅府邸,而首辅是什么人,臣与娘娘亦是心知肚明,娘娘,千万不要做傻事,铸成大错。”

董媚儿浑身一紧,道:“爹爹放心,女儿自有分寸。”

董山川还想说什么,但看着穿着妃子袍服,高贵明艳的女儿,他叹了一口气,抱拳说道:“如此...臣便告退了。”

董媚儿轻声道:“爹爹,一切小心,安全为上。”

董山川点点头,头也不回地离开。

站在武英殿外空旷的广场上,董媚儿无比复杂。

她愿意被董疏机驱使,为的就是能让自己父亲有个好仕途,能施展胸中报复,但现在,皇上已经为她实现了这一步。

那她还要为董疏机做那大逆不道之事吗?

可是不做的话,董疏机随时能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,甚至连父亲,都不能幸免。

无比纠结和犹豫中,董媚儿感觉身后有响动。

却是一名美丽无比的高贵女子从武英殿内出来。

看着她红润的面色和虚弱无力的双腿,董媚儿立刻就知道她的身份就是高丽公主金璐瑶,也知道她刚承受了什么才会这样。

“高丽公主好妩媚的身段,这般姿态,是个男人都受不住诱惑吧。”

董媚儿冷笑道。

金璐瑶身体一僵,看了董媚儿一眼,虽然不认识,但她能感觉到来自董媚儿的敌意。

“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。”

金璐瑶心虚之下,丢下一句话便匆匆离开。

董媚儿看着金璐瑶的承受了雨露越发柔媚的身影,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,跺跺脚,便朝着武英殿内去了。

“臣妾求见圣上。”

刚完事正心满意足的李晋闻言,淡淡道:“进来吧。”

董媚儿进门来,嗅了嗅鼻子,宫殿内还残留着男女合欢之后特殊的味道...“见过你父亲了?”

李晋问道。

董媚儿收拾起心思,低眉顺眼地说道:“见过了,爹爹已经离开准备明早赴任,臣妾谢皇上隆恩。”

“你过来。”

李晋招招手。

董媚儿一愣,咬着嘴唇绕过御桌,来到端坐在龙椅上的李晋身边。

“你要如何谢朕?”

李晋将董媚儿拉到怀中,调笑道。

董媚儿扭了扭身体,说道:“皇上刚还没吃饱么?”

一听这话,李晋就知道董媚儿肯定是知道了什么。

他似笑非笑地说:“真的,嫉妒了?”

“后宫嫔妃善妒可是大罪,可是要被打入冷宫的。”

董媚儿身体一僵,这才反应过来搂着自己的男人不是寻常人,而是这个帝国的皇帝。

她忍着心中酸楚和惶恐,转身拜倒在地,说道:“臣妾不敢,求皇上开恩。”

“这么严肃做什么,朕又没说要把你打入冷宫。”

重新把董媚儿拉起来,李晋的手顺着她的裙摆一点一点地往上抚摸过去,说道:“不过你要记住,这江山天下都是朕的,你做好朕的爱妃便是,其他不该管、不该问的,都不要管、不要问,如此,朕便能让你一生高枕无忧。”

董媚儿的身体轻轻颤抖着。

不知道是因为李晋的话吓的,还是被李晋的调戏紧张的。

“臣妾,臣妾知道了。”

得到了自己的想要的回答,李晋满意一笑,拉着董媚儿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句。

董媚儿瞪大眼睛,俏脸血红,她羞急道:“不行...那里怎么可以...朕刚说的话,都忘了?”

李晋双手轻轻托起了董媚儿娇嫩的翘臀,隔着裙摆便将那小小的亵裤退了下来,说道:“快点儿,朕等不及了。”

董媚儿羞不可抑,粉嫩的素手颤抖着伸出去,依着李晋的意思,转过身……“皇上...臣妾,臣妾总有一天要被皇上玩坏....”宣妃本家是前朝已故龙虎大将军。

按大秦帝国制,龙虎大将军依然是非战争状态下最高的军事长官。

因此可见,宣妃当年也是风光无两的。

即便是龙虎大将军去世,可宣妃的两个哥哥,依然把持着大秦帝国最强大最精锐的野战军团朵颜九卫。

看着哭喊扑来的儿子,宣妃抬手就是一个耳光。

啪的一声,清脆响亮,把六皇子给打懵了。

“你这逆子,对圣上大不敬,圣上就是杀了你也活该!”

话说完,宣妃拉着六皇子就朝着李晋跪了下来,她低头说道:“圣上,六皇子忤逆犯上,实属我教导无妨,求圣上看在先皇的份上网开一面,饶了他这一次。”

李晋眯起眼睛看着宣妃,论水平,她这当娘的可比这个儿子厉害得多了。

“朕已经网开一面了,否则就他刚才对朕所说的话,有一百个头都不够砍的,你还要为他求情么?”

宣妃深深俯身下拜,泣声说道:“请圣上开恩。”

“朕意已决,无需多言。”

李晋冷漠的拒绝让宣妃脸色惨白。

而刚被李晋要求改名的李韬略更是如遭雷劈。

他浑身颤抖着,怎么都想不到李晋居然如此狠辣,自己会落到这样的下场。

“母,母妃,你不是说新皇会顾忌天下万民之口,还有朝堂上臣子的压力,不会对我怎么样吗?

可是他,他把我贬为庶人了,我要怎么办啊?”

惊慌之下,李韬略拉着宣妃大喊道。

宣妃本就发白的脸色此刻更是惊慌,抬起头见到的正是李晋那早已经洞悉一切,似笑非笑的眼神。

“逆子,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!”

宣妃一把甩开了李韬略,咬牙道:“你自己冲撞了圣上,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应该...你走吧。”

李韬略感觉自己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,整个人瘫软在地,无助又绝望。

谨保太监招招手,两名侍卫过来,一左一右架起了李韬略,拖着他离开。

“宣妃娘娘,随朕一起祭奠父皇吧。”

李晋淡淡地说了一句,当先朝着养天阁内走去。

先皇遗体自然有一套标准的安放流程,按照大秦祖制,先皇驾崩之后,遗体会尽快起灵前往皇陵下葬,而那时候,先皇所喜爱的嫔妃、宫女,都有可能被下旨陪葬。

这个陪葬的名额,就捏在李晋的手里。

可以说在后宫,除了皇后之外,李晋要谁死,谁就要死,而且是名正言顺的为先皇陪葬,谁都说不出个不字来。

跪在先皇灵柩前,李晋感受到身后宣妃小心翼翼地跪在自己侧后方,李晋淡淡地说:“宣妃娘娘,不日先皇将下葬皇陵,父皇生前对你颇为喜爱,你是否愿意永伴父皇左右?”

宣妃眼神惊恐,她忙说道:“圣上,六皇子大逆不道,可还有四皇子需要我去教导,以防他走上六皇子的老路,请圣上再给我几年时间,将四皇子教导好。”

李晋没吭声。

灵堂内,沉默而压抑。

宣妃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。

半月前,自己前面的男人虽然贵为太子,可却是个十足的懦夫,没有主见唯唯诺诺,没有人认为他最终能穿上这身龙袍。

可如今才披上龙袍,他却完全变了一个样子。

如今他的威势,竟丝毫不比先皇鼎盛时期来的弱。

宣妃有些后悔,这样的新皇,自己的儿子能对付得了吗?

可若是不对付,自己两个哥哥已经筹谋多年,箭在弦上不得不发... “也罢,已经有个李韬略终身为父皇守灵,那么宣妃娘娘你也的确可以晚一些去陪父皇。”

李晋的话,让宣妃深深地松了一口气。

“谢陛下,我定当好好教导四皇子,让他深记皇上隆恩,不敢造次。”

“宣妃娘娘这么想,朕的两位大将军也是这么想的吗?

朵颜九卫...也是这样想的么?”

宣妃如遭雷击,浑身紧绷,大气都不敢喘,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话。

“我...我愿意做任何事情来证明,我和四皇子还有我的两位哥哥,对圣上忠心耿耿,绝无二心!”

李晋没再说话。

宣妃也不敢开口。

一直这么沉默地跪了一个多时辰,李晋才起身说:“回吧。”

等李晋走了,宣妃这才揉着酸软的双腿勉强起身,在宫女的搀扶下回宫。

回到武英殿,李晋便接到胡谦的求见请求。

“吾皇万岁。”

胡谦进门之后就跪倒大拜。

“平身吧。”

李晋问道:“何事上奏?”

胡谦小心翼翼地说:“圣上,如今先皇驾崩,虽举国同悲但祖宗家法不可乱,先皇后宫嫔妃的册封、太子妃、太子嫔等一应册封,都不能拖延了圣上。”

李晋觉得胡谦说的有道理,便道:“朕心中有数,明日早朝,你便提出来吧,然孝仁皇后册封一事暂缓,朕另有考量。”

胡谦虽有疑惑,但也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,他立刻领旨谢恩。

“圣上,还有一事,臣得知...首辅董疏机、东阁大学士周亥、建极殿大学士严必武、工部尚书吴存希、户部尚书赵丕、左都察院院史夏元吉等六人同时感染风寒,举假在休。”

李晋冷笑一声,说道:“朕的首辅好大的本事,一个风寒竟然让半个内阁,大半个六部朝廷都被感染了。”

胡谦硬着头皮说:“不但各部尚书,还有包括通政使司、大理寺、翰林院在内的各部侍郎、员外郎等共计三十七人,全部告假。”

“你去将这些告假的人名单全部抄录下来,朕有用,明日早朝,照常上朝,咱的首辅既然想要联合大半个朝廷的力量对抗朕,朕就让天下人知道,大秦的江山,少了谁都一样,朕在,谁都别想动摇国本。”

胡谦跪地,深深埋头道:“微臣遵旨。”

胡谦走后,李晋叫来了谨保。

“传旨吏部尚书苏正康殿外候旨。”

苏正康,本是太子太傅,也就是李晋身为太子时期的老师,后来女儿苏晚秋嫁给李晋做太子妃,先皇便让苏正康当了权高位重的吏部尚书,这也算是先皇留给李晋唯一的政治资源。

如今李晋和董疏机的政治冲突白热化,李晋可用的人几乎没有,苏正康这个多年保持中立在朝堂上几乎没有声音的吏部尚书,是他手中重要的牌。

片刻后,苏正康迈步入内,跪下山呼道:“臣,苏正康,奉旨面圣,吾皇万岁。”

“朕打算册封太子妃为皇后,封号懿仁,你意如何?”

最新更新
继续看书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