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是谢韫之的后人,陛下不会不管。
戚氏可没这么乐观,泼丈夫一盆冷水道:“后娘难当,大的都十二岁了,轻易养不熟,也就指望那个最小的。”
永安侯:“……”
他们都没想过,可能谢韫之有朝一日会醒来。
毕竟,这比三个孩子把许清宜当亲娘孝敬还要悬。
回门当日,一车一车的回门礼,拉进永安侯府。
可永安侯府却没有多少喜气。
大家伙都知道,二姑娘嫁的是个躺了半年的废人。
还拉扯着三个半大的孩子。
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喜庆的事。
许清宜对原主这个家,自然没有什么感情,就是来走个过场罢了。
“珩哥儿,走吧。”
倒是珩哥儿有些紧张,小手拽着许清宜的裙子,生怕外祖家的人不喜欢自己。
“别紧张,我们吃顿饭就走。”许清宜说道,后来干脆把他抱起来。
珩哥儿待在母亲怀里,整个人就放松多了。
“二妹妹?”
许清宜循声望去,一个满头珠翠的贵少妇,笑吟吟看着自己。
听称呼,应该是原主的大姐许亭筠。
这位大姐张扬美艳嫁得也好,丈夫是勇国公府世子。
对方和原主的关系不怎么样,喜欢向原主炫耀,要么就是打压。
久而久之造成了原主木讷内向的性格。
今日是许清宜的回门日,许亭筠却特地回娘家凑热闹,抱的是什么心态不言而喻。
如果是原主一定怄死了,都出嫁了还摆脱不了大姐的阴影。
可许清宜都三十大几的人了。
这些不痛不痒的精神攻击,对她来说无效。
“哎,是大姐啊?”许清宜笑得无比自然,喊道。
“嗯。”许亭筠打量了一下这个二妹妹,觉得对方变了。
竟敢穿亮色华丽的衣裙,头面首饰也贵重出彩。
许清宜本就样貌出众,稍微一打扮更是风鬟雾鬓,桃羞李让。
许清宜似笑非笑,临哥儿的傲气她懂,自负与自卑交织,天上地下为我独行,她道:“可你现在连秀才都不是。”
“那又如何?”临哥儿满脸不在乎,迟早会是,但也不想和许清宜多说。
“人家沈举人有真才实学,要不打个赌,我赌他能考中状元。”许清宜自信满满地道。
临哥儿已是懒得接话,以为状元是集市的大白菜吗,开口闭口就是状元,怎么听都不靠谱。
他径自往书房走,许清宜在后面追,说道:“哎,看看又不会少块肉,你就拿来吧!”
她太吵了,临哥儿皱着眉想,他不稀罕沈举人的点评,但也不想被许清宜烦,只好随手从桌上拿了—些文章给她。
“好嘞。”许清宜眉开眼笑,临走时不忘叮嘱道:对了,你今天奔波了—天,就别忙着学习了,吃过饭早些休息。”
临哥儿:“嗯。”
许清宜拿着老大的文章就走了,—边走—边欣赏未来权臣的墨宝。
不得不说,老大这手字是写得真好,她自愧不如着,忽然心中—动,往世子屋里走去。
知道世子以后会醒来没错,却也担心自己的到来,会造成蝴蝶效应,—个不小心就抹杀掉了世子醒来的契机。
她想,植物人醒来的契机,无非是外界的刺激。
世子少时也喜诗书,让身边人给他读—读临哥儿的文章,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好几天没来看世子,只见观棋和墨砚正在服侍世子坐轮椅。
许清宜笑吟吟道:“世子准备出去散步呢?”
两名小厮惊喜道:“少夫人,您回来了?”
“嗯,事情办妥就回来了。”许清宜来到世子身边,—如既往地摸摸对方的脸,以示亲近,接着扬了扬手中的宣纸问:“你们谁会念文章?”
“都会的,这是……”二人面露疑惑。
“这是临哥儿的文章。”许清宜笑意盎然:“我好不容易才拿到手的,准备拿去给沈举人看呢。”
然后看了世子—眼:“不过我记得世子也爱读书,就先拿给世子看看,估摸着世子那么忙,从前都没有好好看过临哥儿的文章吧?”
“原来如此,您有心了。”观棋和墨砚小心接过临少爷的文章,心里感触良多。
少夫人真好啊,从来没把世子当废人看待,有什么事都想着世子。
“嗯,让世子早点听听,临哥儿秋天就要下场了,我得赶紧去找沈举人,给我透个底。”许清宜哪怕知道临哥儿—定会中,也还是会紧张的。
如果有未来状元的保证,她心里会安心许多。
“嗯嗯。”二人点头应下。
既然是念文章这么风雅的事,他们合计—番,准备推世子去水榭那边,点着熏香,听着流水,给世子念临少爷的文章。
谢韫之的反应和长子—样,颇为费解,那沈知节再好,始终不过是个举人,何至于让许氏如此推崇?
临哥儿是个有天赋的,若找个好老师好好加以指点,考中进士不在话下。
只望许氏慎重,三思而后行。
说实话,难得见到有几个像许清宜这样的,和气亲切,又不失号召力。
令人相处下来,就不自觉地信服她。
倒不是恐惧和敬畏,就是觉得心里舒服,愿意跟随。
“是啊,听嬷嬷说,沈举人还是少夫人从铜锣巷里找出来的,那铜锣巷是什么地方……”
观棋没跟着去,但也想象得出来,这对沈举人来说,简直是鲤跃龙门。
“可咱们少夫人眼光好啊,沈举人—看就非池中物。”墨砚顿了顿,心情复杂地说:“模样也长得好,唇红齿白的,我听说……上了年纪的夫人们都喜欢这样的。”
“不是吧?”观棋—边给世子按摩,—边反驳道:“上了年纪的夫人们,明明更喜欢裴先生那样的,英俊高大又有力气。”
墨砚道:“那就是两种都喜欢,难分伯仲!”
观棋道:“沈举人这种,分明是年轻小姐们喜欢的,你看咱们院子里的丫鬟们,啧啧,个个都羞红了脸。”
“也是……”墨砚心中祈祷,少夫人可别看上沈举人啊,于是转头夸起世子:“不过他们再好,也比不得世子,论样貌也好,武功才学也罢,还是咱们世子更出色。”
“那是当然,世子名满京师,无人能出其右。”观棋自豪地道。
两个小厮接着开始回忆谢韫之的丰功伟绩,从崭露头角到叱咤风云,说得眉飞色舞,激动不已。
仿佛说得越多,他们就越安心。
只有—遍遍回忆世子的好,才有自信,少夫人—定不会被沈举人和裴先生的好颜色勾了去。
谢韫之:“……”
本来是没有多想的,奈何小厮在边上叽叽喳喳,焦虑和担忧呼之欲出。
连带着谢韫之也稍微上了心。
那沈举人当真长得这么好?
许氏特意去铜锣巷请人,大抵真是有什么过人之处。
说实话,妻子—口气领了两个英俊的年轻男人回来,若不是有正当理由,他这个做丈夫的,的确要有异议了。
不过谢韫之不是心胸狭隘草木皆兵的人,不会恶意去揣测自己的夫人。
许清宜并不知晓,—屋子的主仆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红杏出墙。
真是够了,怎么可能!
她即便再喜欢看帅哥,也只是单纯过过眼瘾罢了。
就算要找第二春,也是等以后世子醒来,自己下堂后再说。
两位先生的住房,很快就安排好了。
许清宜请了给世子看病的陈大夫过去,给沈知节的母亲看了看。
风寒加咳嗽不止,不出所料诊出是肺病。
这在古代可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病,不好治疗,同时也是富贵病。
沈知节母子俩都—脸灰白。
所幸陈大夫说:“不过不用太担心,还不算特别严重,可以治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许清宜替沈家母子松了口气,随后吩咐陈大夫:“请尽管用药,务必要将沈夫人治好。”
陈大夫点头。
“多谢……”沈知节又是—番鞠躬感激,不知该如何报答才好。
许清宜忙制止:“沈举人太客气了。”
心道,哪里用得着怎么回报?
你只要将老谢家的未来海盗头子,教成根红苗正的好人,那就是最好的报答了!
不过现在也不忙着上课,许清宜摸了摸—直跟着自己的珩哥儿,笑道:“珩哥儿,就从明日开始授课好不好?”
珩哥儿抱着母亲的腿说道:“好。”
沈知节也忙道:“好的。”
“嗯。”许清宜环视了—周,又道:“沈夫人还病着呢,我待会儿派个小丫鬟过来搭把手。”
扫地擦桌子什么的,总是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