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很可惜,他的希望恐怕要落空了。
许清宜就是这么想的。
不跟男女主做对,又不代表不借刀杀人。
如果侯府没有变故,谢淮安和杜缙云—直待在后宅,就不信他们还能成长起来。
得知常嬷嬷的来意,许清宜随口应下:“回去告诉她,那就晚上吧。”
常嬷嬷道:“是。”
常嬷嬷心里头惴惴不安,自我反省,自己这些天表现得还好吧?
有没有惹少夫人不高兴?
不知是不是常嬷嬷的错觉,她感觉少夫人越来越有威仪了。
眼前这副气定神闲的样子,让常嬷嬷都快不记得以前的二姑娘,其实是个木讷懦弱的性子。
那仿佛是很遥远之前的事了。
到了晚膳,侯府上下齐聚—堂。
连身体不适的谢淮安都来了。
因为侯爷不惯着他。
才挨了两鞭子而已,哪里就娇弱得下不了床。
要知道他的兄长以前……
算了,想起他的兄长,侯爷就越发觉的次子不争气,根本没法相提并论!
侯爷对谢淮安的嫌弃,许清宜看在眼里,幸灾乐祸。
在谢淮安成长起来之前,侯府上下都不会认可他,他会—直活在谢韫之的阴影之下。
不过那又如何?
许清宜作为被他欺负的那个人,—点都不可怜他。
吃得差不多了,许清宜在饭桌上搁下筷子,开口道:“祖母,先前我那丫鬟杜缙云遣人来找我,说要当着阖府的面给我斟茶道歉,您觉得适合吗?”
老夫人有些诧异,随后说道:“怎么不适合?当然适合。她做了对不起你的事,给你道歉是天经地义的。”
就算那丫鬟不主动,过些日子她也会提。
莫说的确是那丫鬟的错,就算不是,他们全家也是向着许清宜的。
“可她毕竟是二弟以后的姨娘,又怀着谢家的子嗣,会不会不太好?”许清宜眼含担心。
侯爷冷哼:“没有什么不好的,她背着主子干出这种事,道歉是应该的,你无需多虑。”
“哦,那儿媳就准备好茶和卖身契。”许清宜笑着解释:“日前二弟来找我要卖身契,我寻思着应该有个章程,但好像惹二弟不高兴了,所以心里忐忑。”
“他有什么可不高兴的!”提起这件事,侯爷至今怒气未消:“还好这件事没有传出去,否则他如何对得起谢家的列祖列宗?”
其实,珩哥儿不准备走科举路子的话,找老师是很好找的。
随便找个秀才,举人,也能把基础知识给珩哥儿教得很好。
可许清宜居安思危,总觉得应该给小子们拓展点人脉。
横竖她知道书里谁是好的,谁是坏的,仔细扒拉一下,总能扒拉出几个值得拉拢的人。
许清宜现在想找的这个人叫做沈知节,光听名字就知道是个读书人。
这个沈知节有大才能,二十岁就考了举人。
要不是家里穷,又有个生病吃药的老母亲要照顾,早就参加会试了。
过了五六年吧,沈知节的母亲眼看着又到了三年一次的春闱。
为了不拖累儿子,竟然一头栽进湖里结束了生命。
沈知节悲痛难当,为母亲守孝三年,三年后高中状元。
之后为母亲写了字字泣血的万字祭文,轰动天下。
这个沈状元性子孤高耿直,是块当御史的好料子。
可惜新旧交替时得罪了新帝,被新帝抄家流放。
在流放路上被女主杜缙云所救,成了起义天子未来的重臣班底。
许清宜记不太清时间线,不确定沈知节的母亲现在是否还活着。
所以事不宜迟,她闲下来就去找这位沈状元。
对方住在京城里穷苦人最多的铜锣巷,叫人去打听一下就知道在哪户。
“沈举人,嘿嘿,又有贵人老爷来找你了?”
沈知节拎着一份素饼和两包药回来。
听见邻居王麻子阴阳怪调的话。
啐了一口回去:“找你老母!”
他本人长着白净俊秀,雌雄莫辨。
但脾气刚直火爆,因此得罪了不少想资助他科考的贵人老爷。
若是换作平时,沈知节肯定不止骂这一句。
但立春以来,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,他心焦不已,根本没心思和邻居吵架。
贵人老爷?
来一个他赶走一个!
这些人才不是看中他的才华,不过色中饿鬼,居心不良!
正这样想,便看见一个衣着得体的老嬷嬷,径直朝自己走来。
笑吟吟道:“请问这位是沈举人吗?我是平阳侯府,谢韫之将军院子里的嬷嬷……”
沈知节的脑子嗡地一声。
谢韫之将军?
以往来找过他的人,不乏当官的,但不过都是小官罢了,真正的贵人没几个。
而谢韫之在沈知节心目中,已不是贵人可以形容的,这是他的榜样!
奶嬷嬷一笑,看得出来,这位沈举人对世子非常崇敬。
连表情都变得紧张拘谨。
“我奉少夫人之名前来找沈举人,不知沈举人是否有空到巷口一叙,我家少夫人和小少爷在马车里等候。”
奶嬷嬷说道,又暗中打量对方。
不得不说,姑娘的眼光真好啊。
沈举人有没有才华姑且不知,但皮相是一等一的好。
沈知节一愣。
听说是少夫人和小少爷,他心中隐约猜到了什么。
一时有些激动,连忙点头:“当然,在下有空。”
移步就想往巷口走,又记起手中还有药和早点。
他想起在家里等自己的老娘,忙又退回来和嬷嬷说:“请稍等,在下先回一趟家,很快!”
沈知节疾步跑回家。
看见老娘一边烧炉子一边咳嗽,很是心疼。
连忙将素饼和药送过去。
随即又激动起来:“娘,儿子要去见一位贵人,或许她愿意资助我科考。”
沈母的咳嗽声停了一下。
之后更猛烈了。
满眼悲伤地看着儿子,好不容易才停下来嘶声道:“什么贵人,知节,你不要折辱自己……”